自县乡换届工作启动以来,黄平县始终把“十严禁”换届纪律要求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,通过严把责任落实、思想教育、选人用人、风气监督关,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,保障换届选举工作顺利推进。
严把责任落实关,织密换届纪律“责任网”。县乡换届工作启动后,县委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,传达学习中央和省、州换届纪律要求,专题部署县乡换届和换届风气监督工作,研究制定换届工作方案。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,县委常委及相关四大班子成员任副组长,县人大、政协、纪委、组织、宣传、统战等部门相关领导为成员的换届工作领导小组,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,组织部门牵头落实,各相关单位各司其职,组织严密、责任明确、运转规范的工作机制,牢牢掌握换届风气监督工作的主动权。坚持将换届风气监督与换届工作同谋划、同部署、同推进,采取强有力措施,全方位抓实换届风气监督。细化分解严肃换届纪律工作任务,明确“五类责任主体”抓换届风气监督责任,抽调13名业务骨干组建成换届指导办公室,全程指导换届和换届风气监督工作,保障换届工作期间各项工作顺利推进。
严把思想教育关,打好遵规守纪“预防针”。坚持教育在先、警示在先、预防在先原则,把宣传教育工作贯穿到换届工作的全过程。充分发挥传统媒介在群众中的影响,将宣传标语滚动式在LED屏幕、电视台等媒体上进行播放,深化换届纪律进机关、进乡镇、进小区、进村组、进景区、进车站等“活动”,确保干部群众将换届纪律牢记于心。“以一卡一片一书”为重点,向全县党员干部、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离退休领导干部等发放换届“十严禁”纪律“明白卡”8400余份;推送换届纪律宣传短信9期7万余条。开展集中性警示教育,先后组织全覆盖观看《镜鉴》《警钟长鸣》,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汲取专题片和身边典型案例的教训,自觉筑牢思想防线。严格执行“六必谈”要求,全覆盖开展谈心谈话,引导干部正确认识个人进退留转。逐级开展表态承诺,签订严守换届纪律承诺书,使遵规守纪的自觉性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。
严把选人用人关,树好干部选配“风向标”。坚持“合理搭配、优化结构”原则,按照乡镇领导班子配备规定,综合日常调研、年度考核、干部考察和平时掌握的情况,对乡镇领导班子运行、整体结构、优化方向、干部储备等情况全面分析研判,充分考虑人选成熟度和岗位匹配度,注重班子老中青结合和梯队培养建设,有重点地将素质过硬、表现突出、发展潜力较大的优秀年轻干部调整到乡镇领导班子进行磨砺,择优选拔敢于担当的“实干型”干部充实到乡镇领导班子。认真落实“凡提四必”“双签字”等要求,建立纪检、巡察、组织、信访、公安、卫健等部门之间信息资源共享机制,加强对党员干部“八小时”外情况的掌握,坚决防止干部“带病提名”“带病提拔”“带病上岗”。目前,全县11个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7岁,其中35岁以下年轻干部50名,占乡镇领导班子总数的45.87%。
严把风气监督关,筑牢风清气正“防火墙”。始终坚持把严的主基调贯穿换届工作全过程,畅通“12380”信访举报渠道,落实专人值守和专办制度,明确对涉及换届风气的问题线索,优先研判处置,全面落实联查联办和快查快结机制。强化风险排查,紧盯提名、推荐、考察、公示、投票、选举等关键环节,梳理薄弱环节,查处风险隐患,及时纠正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严防换届纪律问题发生。注重强化过程监督,组建5个巡回督导组,同步跟进乡镇换届进程,实时开展督导督查,紧盯换届政策、制度、规定执行情况,开展实地督导4次,全力压缩监督空白区。同时,通过定期印发工作提示、开展电话随机询查、形成督查情况通报等形式,适时跟踪督促,压紧压实责任,确保换届风气监督工作抓细、抓实、抓到位,换届风气清明清正清新。(潘春花 杨胜涛)